苦练消防只为:危难时刻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4-09-02 新闻来源:阜阳新闻网
在消防队攀爬训练场上,一名战士手持挂钩梯站前,一名战士肩扛6米拉梯居后。教练一声令下,二人做好姿势,先后奔向十米开外的独栋十层高楼处。一人迅速将挂钩梯固定在二楼窗户,顺势两秒爬到窗台,再与另一位战士合作,将六米拉梯与挂钩梯连接,固定在四楼窗户。即刻,二人前后攀爬进四楼屋内。从起跑到动作结束,仅仅十三四秒的时间。
日前,记者在阜阳市消防支队训练场上,见到这一体能训练项目,赞叹的同时不禁明白,每一次危险事故的现场,是怎样的一群钢铁之躯救人民于水火危难之中。
赶在初升的朝阳之前,消防队员们集结完毕,开始一天的体能训练。消防支队政治处组干科科长范永利告诉记者,“每天早晨5点,队员们起床开始耐力跑。从支队门口绕大圈背空呼负重跑5圈,每圈1760米,共计9公里左右。”像这样的耐力跑,每天要进行5次,一次需要四十至五十分钟,平均一天要跑20至25公里。
清晨时分,当消防支队周边的工厂还没有开始运作时,消防队员们早已抖擞精神列队跑完9公里。“队员们其实都很辛苦,像这个季节,天气还有些热,但是他们一周也只能休息一天。”范永利说道,除了负重跑外,队员们还要进行其他的训练项目。
攀登挂钩梯、绳索攀爬操、负重登10楼、地下救援操、400米消防接力和水罐消防车楼层灭火进攻操等,这些都是每天的必练项目。一位名叫董亚楠的队员告诉记者,“到消防队五六年,这些项目是必须要掌握熟练的,日复一日不断练习,这样才能在真正救援过程中万无一失。”
观看了一上午消防队员们的技能训练,不禁感叹消防武林真功夫,各个身手不凡实打实、硬打硬。绳索攀爬训练开始前,每位队员们依次排列,昂首挺胸、凝神锁眉,等候登场。
训练场上的独栋十层高楼,两名队员头戴安全帽,腰系粗麻绳,赤手空拳做好姿势。指导员一声令下,只见二人各显神通:一人借助麻绳,脚踩墙壁登高;一人手挽麻绳,攀爬式上升。眨眼间,二人就从地面飞走到四楼屋内。站在四楼,记者往下一望,不禁心惊胆战往后退缩。
特勤队指导员吕增增告诉记者:“这种高空训练,不仅仅是对消防队员的体能训练,还是对他们心理素质的锻炼。”一旁正在训练山岳救援操的队员们,从10米高处完成登山式下降等动作,将躺在地面上的模拟伤员,安全迅速地营救到十米高台处。整个救援动作,前后十几秒。“我们的训练不仅有高度、有速度,还要有安全保障、救援质量。”
印象中,消防队员是冲锋陷阵在火灾现场的勇士。事实上,在各类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中,都可以看到身着橘色或深蓝色制服的消防队员。范永利介绍道:“现在消防队的工作包括防火救火、社会救助、抢险救援等,大到洪涝灾害、爆炸、交通事故,小到开门取钥匙、捅马蜂窝。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消防官兵。”
记者在消防队体验当天,消防队员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一起马蜂窝事件。在颍东区中鑫置业9号楼后,一栋单元房的二楼窗户雨棚下,有一碗口大小的马蜂窝。户主因需转移窗户口的空调外机,蜂窝内的马蜂影响到空调工人操作。于是,颍东大队派遣8名消防官兵身穿防蜂服,出动一辆抢险救援车和一辆水罐车,利用杀虫喷雾剂驱散和毒杀,5分钟左右便成功将蜂窝拆除。
每一次成功的救援,实质上都是消防队员们脚踏实地反复练习的结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坚持不懈的拼搏,都是为了在每一次出现危难险重突发事件时,能保证将民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尽最大力量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