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具有民族气息,应得到大家重视
发布时间:2012-05-25 新闻来源:设计英才网
据有关报道,5月20日早上,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去世。罗文哲老人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守护神”。他为保护古代建筑奔波七十年,通过以往的新闻我们知道,当今社会对古建筑的态度,令老人痛心。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古建筑的出路,在哪里?需要怎么去认识古建筑的发展?
一览英才网旗下设计英才网(www.sjjob88.com)招聘顾问周先生说,我们都在强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到底保护了多少古建筑?古建筑被人为的拆毁后,按照别的建筑建起来的新建筑,这样的建筑物,可以称为“山寨建筑”。但是山寨建筑是没有历史的沉淀,失去了原有建筑的风味。这样的建筑,只是建筑,不具备文化气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保持着一贯完整的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先辈留下的文化被破坏殆尽,我们情以何堪?保护古建筑,需要行动了。
设计英才网周先生认为,保护古建筑,需要法律的支撑。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应该被落到实处。同时,避免古建筑的拆真建假,也需要人员的支持。现如今,古建筑方面的专家越来越少,存在人才断层的现象。古建筑的维护,是一个技术活,要求从业人员有精湛的技术,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培养更多古建筑保护方面的人才。
中国的古建筑保存情况普遍不如西方,一个是体现在数量少,一个是年代近。在保护意识上,中国人的保护意识普遍比不上西方国家的人们,中国正处于发展中,在基建方面,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借来主义,比建筑更高,比建筑更宏伟等,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给中国各地带来了相当大的新引力,但是最终结构就是被其他更高更大的城市盖过风头,所以,城市建设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最简单最实用的就是保护好古建筑,围绕着古建筑发展城市。
保护古建筑,不应该仅仅是说说而已,应该被落到实处。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东西太少了,再不保护就没机会,没时间了。设计英才网周先生说。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