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严重雾霾四大元凶作祟

发布时间:2013-12-12      新闻来源:一览景观英才网

   


 12月8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雾和霾橙色双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最近一周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专家分析,造成此次大范围尤其是南方雾霾天气主要有四大“元凶”。

 
  专家分析,造成此次大范围尤其是南方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有4个:

  大气颗粒物传输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庄国顺指出,大气颗粒物污染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局部的问题,更是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颗粒物在大气当中的长途传输,是一种全球地区的化学循环。

  在传输过程中,天然和人为的气溶胶都会起化学变化。庄国顺说:“比如从中东传到新疆再传到上海,形成雾霾直接影响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它还能传到整个太平洋上空、美洲上空,在传输过程中,人为排放又添加了很多东西,继续在大气里产生化学反应。”

  二次污染源与京津冀地区相比,此次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更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且二次污染占比较高。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建民说,“二次污染”是指汽车尾气、燃煤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等颗粒更小的污染物,能对人体造成更大危害。

  专家认为,限制城市汽车的数量,严格控制交通排放已刻不容缓。庄国顺说:“当前城市空气污染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机动车的排放。工厂排放因为重视程度较高,这几年来全国产业领域内‘脱硫、脱硝’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机动车的排放量所占比重已经跟工厂排放接近,而且逐步还有超过的趋势。”

  湿度饱和在相对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大气颗粒物会吸水膨胀产生凝固,导致空气污染持续累积。庄国顺介绍说,相对湿度达到90%-92%,细颗粒物的体积会膨胀到8倍以上,大气当中还有大量人为排放的硫酸盐、铵盐、硝酸铵、有机酸盐等物质,更容易使大气颗粒物膨胀,“一膨胀,就形成灰蒙蒙的一片,像个大铁盖一样罩在城市上空,这就是为什么在人口密集和工业、交通排放量大的城市,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南方长时间的“静稳天气”和“辐射逆温”,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快速扩散。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新认为,在没有强风雨天气的前提下,今后南方地区重霾天或将成为常态,“目前整个大气循环系统已无法自然消除人为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而污染还在不断排放和累积”。

  专家说法

  解决之道不在应急在减排

  “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受访的部分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

  业内人士指出,各种《应急预案》只是极端气象条件下“减缓重污染恶化”的短期应急举措,治理雾霾的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减排”。

  “应急方案非常必要,但各地政府要下定决心,采取切实措施,调整政策导向,进行长期性治理。”长期研究大气污染的南京大学教授刘红年说,在确保经济运行平稳的前提下,要以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调整。

  专家强调,各地产业结构(污染排放源)、气象条件、地理环境都有其特殊性,大气颗粒物污染形成原因不尽相同,治理方法不可简单复制,需避免“匆忙上马”的产业科研布局和治理思路。在苏浙沪等经济发展重点省市,盲目地投资治理一次排放未必能起到很好效果。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