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产业支撑方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3-11-13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繁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经济繁荣了,才能聚集人气,城市才能有活力,也才能有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周宏春认为,选择合适的产业并培育其发展壮大,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周宏春表示,选择合适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下决心淘汰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产业,扶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产业布局、产业体系。

  “产业的选择需要有原则。需要根据城市的条件,周围发展的空间,还有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功能具体定位。”周宏春说。

  周宏春称,产业的选择一定要发挥每座城市所在地区的比较优势。我国资源型产业城市共有200多个。这些城市的产业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中期,即繁荣、壮大期,应重视产业升级。比如,衍生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寻求新的产业替代。

  “中型城市要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选择能够支撑城市本身运转的、为城市居民服务方面的产业。”周宏春表示,比如浙江的一些城市搞食品加工,东部沿海的城市搞纺织,一部分城市在搞汽车产业,还有的城市发展新型医药及养生方面的产能开发等。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一些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周宏春强调说。

  首先是金融业。周宏春说,“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说法,当资本成为垄断时,其他行业都变成给资本行业打工。我们现在也是有这种倾向。因此我们的城市要明确、重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另外还有养老产业。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产业未来发展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落。而且老年群体本身是很好的资源,可以发挥余热。

  周宏春认为,一个城市既要有基础型产业,也要有服务型产业,要根据城市自己的特点,考虑未来,起点要高,城市有适当的产业支撑,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增长潜力之所在,不仅可以扩大内需,也是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最经济途径。成为城里人,过上美好生活是我国农民的历史夙愿,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原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人为本,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周宏春说。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