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建设遇到文物保护 谁该让位

发布时间:2013-11-13      新闻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 近日,福建福州地铁屏山站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2200年前闽越古城(冶城)遗址,考古作还未充分展开,却接到通知,按上级安排,屏山地铁站考古将在11月30日截止,届时考古发掘不管进行到哪里,都将全部中止,还没有发掘的部分遗址,将不再发掘。(11月13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福州市考古工作队有关人士向媒体透露,上级已经下达了地铁进场施工通知书,施工单位拿着通知书让考古队马上退场。“需要发掘的面积共有28个格子,但目前真正完成发掘任务的只有5个。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我们和施工单位商量,把南面做好的5个格子和北面尚未发掘的5个格子交给他们施工,剩下的18个格子允许我们做到11月底。”这位知情人痛心疾首:“死刑判决已经下达,只是延缓执行而已。”闽越古城的考古工作,难道注定无法善始善终?

  11月5日晚,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高健斌直接在微博上向福州市政府喊话:“要求考古工作必须在11月30日结束的命令,有什么依据?”该微博被转发了上千次,网上舆论一边倒,网友们纷纷呼吁福州地铁工期延缓,为遗址保护和文物挖掘让路,因为“地铁迟早会有的,而闽越古城遗迹一旦被毁就再也不会有了”。

  新华时政评论,命令停止考古,这种分明强势的、不顾惜文物保护的态度令人震惊,也令关心热爱文物和历史的广大网友气愤不已。常态下,在没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前,地铁务必要在某时某刻开通的要求,更多是一种政绩观念作祟,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狠刹“四风”开展之际,且不论整改如何,或许,就眼下几千年文明摆在面前却依旧冷漠无视,就可以说明很多。

  高健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等级非常高,是福州建城历史最早的见证。他说,公开喊话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经费,对屏山一带的遗址进行全面发掘。“按照最初的计划,政府给的考古发掘时间是4个月,但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内容很丰富,已经不是单一一个时期的,远远超出预期,4个月时间完全不够。如果11月30日一定要中止考古,那遗址会受到毁灭性打击。”高健斌说,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弄丢了就没了,再也找不回。“不能因为满足当下的需求,而把千年文明丢弃,所以,城市建设应该给文物保护让位”。

  福州目前所面临的这一事件,其实是当下很多地方的一个缩影和写照。近些年来,地方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建设。尤其面对当地文物古迹的发掘、保护时,往往呈现出粗鲁、漠然的态度。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这对永远“纠缠不清”的话题,到底孰重孰轻,又该如何面对,何去何从?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两全之策,能不能做得更好,多一份从容,少一些遗憾?

  福州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师彭琳在接受电视访谈时说,如果在规划阶段,地铁建设单位能充分考虑考古部门的意见,在选线时避开可能埋有遗址的区域,就不会出现现在的两难境地。她认为,西安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在地铁工程规划阶段就做好了文物保护规划,在施工阶段考古人员跟着当“监工”,一旦发现文物,地铁施工立即停止。

  2200年前闽越古城遗址考古为地铁建设终止,上官婉儿古墓为项目建设填埋等等,当基本建设和文物保护发生冲突时,不能总是文物部门让步。因为满足当下的城市建设需求,而丢弃千年文明,残留的不只是“遗憾”。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