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 “民生之举”

发布时间:2012-05-28      新闻来源:建工英才网

   

    据一览英才网记者了解财政部最新消息,为支持各地区完成2012年全国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30万套的任务,财政部近期已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下达了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资金660亿元。而就在上周,上述两部委刚刚公布,为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下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317亿元,这意味不到一周时间里,财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专项资金就已经接近千亿元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我国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产业的也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例如:拉动钢材、水泥等基础设施产业的需求;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重要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
    自2011年底,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相继出台了新的保障房管理办法,将保障资格审核标准、操作办法、监督方式和退出机制做了严密设计。审核阶段突出四大改变:一是要求申请户所在社区干部必须入户审核;二是社区、街道、县区和市州房管部门四级联动审核;三是金融、车管、房管、税务、户籍管理等多达十多个与个人财产、家庭状况密切相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严密审核;四是增加公示程序。
    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截至4月底,已开工228万套,开工率为30%,基本建成150万套 。
    从种种意义上说,下大气力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真正地顺民意、解民忧、办民事之举,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目前一些地方保障房建设进程缓慢,并存在以旧充新,以企事业单位宿舍楼充当保障房等招数玩起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字游戏,以旧公寓贴牌充数、挖坑打桩掩人耳目糊弄民众。保障房概念不清、地方政府动力不足、资金缺口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