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3-04-23 新闻来源:原创
据“英国建筑设计网站”(BD)的首次年度调查发现,目前英国建筑师有五分之一失业。这是英国建筑职业的一个“灾难性的数据”。
这项在2月份进行的调查发现,有22%的建筑师失业,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建筑师在申请失业津贴。调查数据显示,英国建筑师的失业水平仅比2009年的情况有所改善。2009年估计有30%的建筑师失业。
有三分之一的失业建筑师说,他们在过去的6个月失去了工作。49%的失业建筑师说,他们是住在伦敦;而12%的失业建筑师是住在苏格兰。
反观国内建筑设计蓬勃发展,未来10年还将处于一个上升期,土木建筑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未来发展出现四种态势:
1. 抽象简明的设计。其实生活的本质再简明不过,建筑的本质也非常清晰,生活建筑的宣言是:反唯美,反装修,反“庸俗化功能主义”,反苦涩,反诡辩文章。他提倡设计的理性化、注重功能化、反对装饰主张形式的简洁纯粹和平实。抽象简明的设计观正是对大师这一理念的传承和体现,是一种易求不易得的建筑风格。成功的简明设计是有理性的,它注重空间的功能的多重性,空间的流畅、简洁与概括,对室内外的装饰物的选择很有分寸,尽量精减,在设计中会留下够的“灰空间”,满足了人对空间的潜在需求,让人产生无限的暇思。另外,简约空间不等于简单和单调,也不等于粗制滥造,相反它要求设计师有更高的整合能力,更高的细节入处理水平和精湛技巧。在设计上,室内外设计多采用硬朗、冷峻的直线条;在建筑材料上,用材的品种少而统一,材质多表现为光洁,通透和平实细腻的感觉;而其空间效果则是平静含蓄而大方。近年在欧美、日本渐及港台和大陆地区,有许多成功的简约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实例,而且大有成为都市建筑设计主流之势。
2. 异族情调的追求。随着交通的进步与语言的传播,人们渴望感受重洋之外的异国情调。于是,设计师们开始想尽办法,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人们的生活与精神追求:通过园林景观与特色构件的模仿,可以把北国的白桦林和火炕“带”进建筑,也可以把南国傣家的竹楼和苗寨的蜡染“搬”到你眼前;通过建筑空间的装饰,可以营造法国的恬淡与优雅,也可以体会南美的浓烈与夸张。从而,业主们便可以随时倾听苏格兰高地的风笛,欣赏意大利精美的烛台和高贵的银器,坐享南亚的藤椅和矮几,想象着窗外的丛林或是陶醉于非洲木雕的朴拙之中。这一切的梦想都可以在你与设计师的合理沟通中实现。
3. 乡土风格的回归。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在享尽繁华之后,便开始渴望回到乡间茅舍、山水清泉边小住,这样的心理多是源于一种对出生地的乡土风情的眷恋,一种思乡的情愫。作为乡土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物质环境的乡土建筑,从功能上讲,具有很强的地理、气候与人文的适应性,因地制宜,结构合理;从文化层面看,它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文化,是建筑设计发展历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摆脱仅对其形式的追求,从建筑的理念、意象、法则入手。因此,结合现代高科技与时代精神,探索新的乡土建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适应新形式下人们对乡土自然的追求,成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4. 古典风格的寻梦。中国各朝代传统建筑模式与欧洲各国古典主义风格,不管是在公共建筑,如酒店、商业建筑还是住宅设计里,都是被争先借用的设计手法。然而,美中也有不足。中式传统建筑对木材使用的比例高,施工程序复杂;而欧式古典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装饰繁琐。因此,此类风格的建筑设计,由于受建筑空间大小、层高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很少去全盘复制古典制式,多是采用变异、简化、提炼的手法去学习古典精华,以达到建筑风格的高雅、浪漫,以小见大,体现了设计师与业主的复古情怀。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