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消防安全火灾救援未来预测与深刻剖析

发布时间:2013-11-11      新闻来源:一览消防英才网

   

 隧道事故中竖井深度大,上下楼梯出现坍塌,情况复杂,危险性高,我们将安全作为最高纪律,通过建立安全观察员、火场出入登记等制度,确保救援现场安全有序和零伤亡。

  事故也暴露出我们深井救援经验不足等问题。比如救援前期盲目地向隧道射水,影响后期的搜索救援行动。大家知道,在组织深入内部侦察的同时,展开不间断的救人和引导疏散的行动是关键,对于起火部位不明、未见明火的火灾,盲目射水无异于隔靴搔痒。应当积极寻找知情人员进行询问,通过他们的介绍,结合内部侦察,作出判断,找准火点,然后再实施灭火。这样既能够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投入到先期的救人疏散之中,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水渍损失。

  此外,地下建筑火灾处置复杂,除常规装备外,更需要投入的是排烟、照明、抢险救援、特种防护、通信指挥类装备,只要装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灭火救援行动必将会顺利进行。

  南方日报:未来随着望洪枢纽站建设和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给消防部门地下灭火救援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次救援给消防部队提供了哪些经验?

  沈奕辉:随着东莞城轨的建设,望洪枢纽站作为西部水乡片的中心,同时也是穗深莞的中间位置,其连接了穗莞深、莞惠、市域R1线,站点建成后客流量大,辐射面广,其正式运行后隧道火灾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望牛墩镇没有现役部队,这对专职队的地下救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认为,地下救援首要是做好火场排烟,要组织精干力量强行突破,深入内部进攻。

  首先应当查明火源部位,否则盲目强攻将会花费时间长、耗水多、防毒器具保障不足。同时,要选择顺风方向深入内攻。地下救援不能像地面救援那样大量射水,应当在烟雾浓、温度高的巷内先用喷雾水开道,“见烟不见火”时不盲目用直流水冲击,以减少无效射流增加在洞室内的积水。我们战后特别强调,要有一定数量的防护器具。进入地下内攻的灭火人员,力争每人都佩戴安全可靠的隔绝式防毒面具,避免危及内攻人员安全。

  轨道交通的车辆、人员疏散难度高于地面火灾,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整合社会救援力量、物资、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交通、路政、环保、医疗等社会联动单位力量,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定期为开展联动培训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