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窗幕墙行业多久才能由大国变为强国?

发布时间:2012-03-21      新闻来源:幕墙英才网

   

    中国的门窗幕墙行业还要多久才能由大国变为强国?中国对建筑建材的节能政策又何时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善?这是一个值得幕墙人期待的大事!
  作为全球建筑业强国德国,无论从建材到建筑本身,还是从意识到制度,都具有绝对的优势。“节能”、“创新”是德国建筑业的理念所在,而德国的门窗幕墙行业更是如此。目前,高档、美观、节能性能优良但价格高昂的铝制门窗大多用于公用建筑。而简约、大方、节能性能同样优良但价格较低的塑钢门窗被广泛应用于民用住宅中,并且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他们将“形象工程”和百姓的“安居工程”分而治之,形成了一套极具德国特色,严谨而缜密的体系。
  德国企业的中国之路是坎坷而又充满憧憬的
  中国门窗幕墙市场对德国品牌的钟爱,是显而易见的。旭格、海德鲁、诺托、丝吉利娅、维卡、柯梅令、迪美斯、格屋、飞幕、叶鲁等等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都已经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他们虽然因为价格较高还不能在中国市场占有很高的份额,但趋势已经显而易见。  但德国门窗幕墙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绩来说,硕果累累的不多,黯然神伤的却不少。中国市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让很多企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除了对门窗性能知识的缺乏导致的低要求外,节能意识的缺失,以及腐败问题等等,都阻碍高端门窗产品在中国发展。对思维严谨的德国人来说,要搞清楚中国市场,再从这个市场上盈利,“无奈”有的。
  制度和意识成为中国门窗幕墙行业面前的一个鸿沟。
  求新是德国展会最大的特点,但这种新的主题思想永远围绕一个主题——“节能”。德国人的节能意识是举国上下、全民的,并且有决心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政策的配合,更需要国家的投入,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中国人来说,可持续发展目前还是一句口号,但对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有制度保障的全民责任。
   中国的大部分门窗幕墙产品尚未形成行业统一的尺寸标准,因此他们很难大批量生产,从而无法进行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和性能的提高。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