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预防措施——“透水性铺装”法建设汽车用公路

发布时间:2012-07-23      新闻来源:一览防水防腐英才网

   

    7月21日的北京迎来了百年不遇的暴雨,暴雨带来的惨痛记忆有:7月21日以来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房山、通州、石景山等11区(县)12.4万人受灾,37人死亡,7人失踪,4.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据河北省民政厅报告,洪涝灾害造成张家口、承德、廊坊等8市56县(区、市)125.2万人受灾,3人死亡,1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和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15.4万人。与北京7.21暴雨比起来,东京的台风袭来时,猛烈程度要高出许多。东京中野区的一条河道,平时河水勉强能没过脚面,到了台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十几米宽、数米深的河床,转眼间便变成了排水道,大量的雨水打着漩涡向海里冲去。然而东京的桥上汽车仍然像平日一样行驶。
    在日本的许多大城市里,大多数路面的铺设均采用了渗水材料。日本工人铺路时使用的砖的材质做了不少特殊的改良,表面没有北京的路面光滑,但是走路能让人感觉很舒服;最主要的是这种特殊材料具有渗透作用,下雨的时候地面上的水会被及时的渗到地下,从而很好地保证了地面上不会有很多的积水。
    再来看看北京,不但路砖缺乏渗水性,清洁工在扫地的时候常常顺便就把垃圾扫到排水管道里去了,而且管道也没有定期的清理、检查。不知道有多少排水管道被“顺便”堵了起来,在下雨的时候派不上用场。
    “透水性铺装法”是指把沥青与碎石等搅合在一起后,特意让碎石中留出较大的空间,这样在有雨水到来的时候,能够迅速让雨水渗透到下面去。在这层“透水性铺装”的下面,还有一层和我们的公路一样的防水层。从建设方法上看,从10厘米左右的透水层中渗下来的水,会被排到雨水沟中,保证公路本身不积水。同时还减少了雨后交通事故的数量。下雨后,公路上的积水就变成了一种润滑剂,特别容易出交通事故。现在路面上没有积水了,车祸也就相应减少。这样的公路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噪音,而且还能将一部分热能转入地下,“调节气温”。对于北京这样地势低、流动人口多、交通拥挤的城市,迫切需要这样新的防水措施。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fc@fcjob88.com